摘要:豪彩平台app下载安装官网【www.wearedeliberate.com】一直秉承优质的服务态度,以达到玩家的游戏期许为最高进步指导,豪彩平台app下载安装官网从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用心良苦,为了让玩家可以畅快游戏,无不将高品质服务带到用户身边,豪彩平台app下载安装官网用信誉和口碑赢得玩家认可的线上娱乐平台。
中新网大理9月24日电 (秦正良 李克钊)24日,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首场马拉松——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。来自国内外的2000多名半程马拉松参赛选手和3000多名欢乐跑“跑友”,在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共享“运动+文化+美景+美食”的“盛宴”。
图为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开跑。 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组委会 供图
当日8时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以昂扬的姿态跨越起跑线冲向跑道。选手在弥渡民歌优美的旋律中,在路人的加油鼓劲声中竞逐前行,尽情享受奔跑带来的快乐。
本次比赛以“小河淌水·幸福弥渡”为主题,设置了半程马拉松、欢乐跑两个项目。其中,半程马拉松21.09公里,欢乐跑5公里,跑友们“以跑为媒”,在比赛中感受弥渡的山清水秀、人文荟萃、文化繁荣。

图为选手李应翠夺得女子组冠军。 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组委会 供图
经过激烈角逐,选手杨克古以1小时5分19秒的成绩夺得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,海勒马安·泰斯法依、蒋发坤分别获得亚军、季军;李应翠以1小时18分32秒的成绩夺得女子组冠军,杨定荣、唐庭婉分别获得亚军、季军。

据了解,此次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,大理州教育体育局指导,中共弥渡县委、弥渡县人民政府主办,云南省路跑协会监管。赛道全程播放世界名曲《小河淌水》等弥渡民歌增添气氛,沿途为跑友们提供降温降暑、补给保障、赛事医疗服务,并设置8个节目表演点,15个啦啦队加油点。
图为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冠亚季军合影。 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组委会 供图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赛事还设置了“赛后一公里”,展示了弥渡特色商品和特色小吃,跑友们在完赛后能购买到弥渡特色文旅产品和土特产品,品尝弥渡长街宴之乡愁宴等地方特色美食。

“这次来参赛的感受非常好,弥渡人民特别热情,这里的赛道很好跑,补给也跟得上,跑下来我的成绩都比以前好了很多。”选手赵志斌表示,下次有机会还要来弥渡参加比赛。(完)
中新网南平9月24日电 (叶国宝 张丽君)“七挖金,八挖银,九挖铜”。流行于福建南平市武夷山茶区的这句农谚,喻指农历七月茶园深挖除草好比挖到了金子,其次八月,更次九月。

如今,从海拔100米的丘陵升至2000米的高山,武夷山均有茶园分布。地势地貌各异,导致气候多变。位于北部的洋庄乡海拔高,气温低,茶叶发育期一般迟缓十几天。

与时俱进,这一传统农耕时令被大幅修正了。洋庄乡乡村振兴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陈明星告知:“2018年以后,全乡1100多户茶农七月深挖除草的习惯推到了九月,结果证明更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,促进须根生长,杀死虫卵病菌。”
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茶农深挖除草。叶国宝摄
“九挖铜”之所以破圈为“九挖金”,得益于构建了监测精密、预报精准、服务精细的现代茶业气象体系,承担者是省级科技特派员、南平气象试验站站长沈长华牵头组建的武夷山茶科技气象服务团。
从种植、采摘、加工直至储存的茶产业全链条,都跟气象变化息息相关。过去,武夷山茶农苦于缺乏茶园气象观测信息,无法营造适宜茶叶生长小气候;一旦遇到霜冻、干旱、暴雨等常见灾害,则损失惨重。“仅靠城区气象观测点,根本无法满足广大茶农的实际需求。”沈长华深有感触,“如果说靠天吃饭是中国农民的历史无奈,那么‘看’天事茶则是武夷山茶农的现实企盼。”
沈长华(右一)和气象服务团员到“智慧茶山”示范基地调查茶叶长势情况。叶国宝摄

2014年,气象服务团在星村镇石源垄村建成首个茶叶气象观测站,填补了福建省农村茶叶气象观测的空白。随后,开启了“智慧茶山”项目建设。所谓“智慧茶山”,就是依托智慧气象的物联网信息技术,在茶山安装监测站与观测仪,采集各村茶园小气候环境要素与远程视频、茶叶产量与动态库存信息等,并接入互联网形成茶园大数据。
气象服务团员深入茶园调查冻害对春茶生长的影响。武夷山市气象局供图
武夷山朝阳东升茶业专业合作社秘书长柴俊说:“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手机屏幕一滑,茶园气温、相对湿度、降雨量等数据变化便一目了然,为茶农远程安排茶园管理提供了‘千里眼’。”
区分不同海拔和山场等茶园种植区域,截至2022年,武夷山市建成了母树大红袍等29个茶叶气象观测站和茶园实景观测站,并与已有气象观测站组网,编织成全省首个茶叶气象观测“网眼”。
“观测站负责收集气温、湿度、光照等要素对茶叶生长的影响状况,其数据可反映方圆500亩茶树生长及茶园灾害情况。”武夷山市茶科所副所长江丽萍解释道,“通过比对研究茶叶环境要素的数据,找到茶叶品质差异的原因,反过来指导茶树种植。”
2021年,武夷山市“智慧茶山”的模式推广到了宁德市福鼎大白茶区。

冬春两季茶树易受霜冻侵袭的难题,一直困扰着武夷山茶农。沈长华带领队员们将强冷空气来临前茶树覆盖应急防灾,向冬前科学安排修剪主动防灾转变。
2021年初,连续半个多月的三轮强冷空气南下前,气象服务团在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开展的冻害指标试验表明:冬前茶树修剪与否、薄膜覆盖与否,不同品种受冻害症状程度都有明显差异。比如,原先认为摄氏零下10度茶叶才会受冻害,但实际上冬前修剪茶树,只可承受零下6度的考验。当年10月29日,气象服务团首次在武夷山市开展了冬前气象预警服务,向全市1.6万户茶农定制了4条防冻措施:尽早施肥,冬后修剪,薄膜覆盖,喷水洗霜。茶农们不再惧怕突如其来的“变天”,茶树防冻“保卫战”圆满收官。
武夷山兴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章财生喜形于色:“合作社成员的茶叶经济损失,比同样年份降低20%以上。”

气象服务还延伸到抗旱。气象服务团携手茶叶科技特派员,选取武夷山奇苑茶业有限公司等3家茶园,持续开展高温干旱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调查,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,形成了详细的针对性预案。
2022年,武夷山市旱情长达4个多月。一些茶农铺水管引水,以为能缓解叶片水分蒸腾和满足茶树肥料分解的需求。岂料,由于水源水量有限,茶树根系分布不均,加之茶园山高坡陡引水困难,反而造成了一些茶树枯死。
“不除草,不施肥,不修剪。”极端干旱年份,武夷山中连红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世莲采纳气象服务团的“三不”做法,结果,位于海拔700多米的500多亩高山茶叶同比增收3000多公斤鲜叶。毛茶审评时,作为茶艺师的吴世莲认为:“当年肉桂茶的香气感官更高扬,特征性更明显。”
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武夷岩茶,连续6年位列中国茶类品牌价值第二位。武夷山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态,如何保障武夷岩茶生态优良,提质增效?给优质武夷岩茶发放气候“身份证”,开拓茶叶气候品质认证,事实证明是一条新路径。
2018年开始,气象服务团着手这项技术研究,树立了从特优到一般的四级评价标准。消费者只要扫一扫茶企产品外包装的二维码,武夷岩茶的“身世”就赫然在目,涵盖了茶园海拔、电话地址、生物防治、气候资源、品质等级等详细信息。

从福建省气象局调到武夷山市气象局任局长的李梅介绍:“委托省气象服务中心组织权威专家,借气象数据来鉴定武夷岩茶的质量优劣,是已有武夷岩茶品质感观评审的有益补充。它具有定点、定时、定量和茶园小气候等可追溯性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,喝得安心。”
近3年,武夷山市参评的茶企中有7家获“特优”和“优”等级气候品质认证。7家茶企粗算,每公斤茶叶同比增值200元左右,销量增加10%以上。

福建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有3个,分别是福州蔬菜、南平茶叶和漳州果树。2023年8月,福建省气象局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对3家省级服务中心近3年的实绩成效进行评估,“南平茶叶”被评为“优秀”。(完)